首页 > 简讯 > 精选问答 >

鞑虏怎么读

2025-07-02 00:53:38

问题描述:

鞑虏怎么读,这个坑怎么填啊?求大佬带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00:53:38

鞑虏怎么读】“鞑虏”这个词在一些历史文献或古文中偶尔会出现,但很多人对它的读音和含义并不清楚。本文将从字音、字义以及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字音解析

“鞑虏”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

拼音 声调 注音符号
第一声 ㄉㄚ
上声 ㄌㄨˇ

因此,“鞑虏”的正确读音是 dā lǔ。

二、字义解释

“鞑虏”一词多用于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常用来指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如蒙古人、女真人等。该词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意为“敌对的外族”,有时也指“侵略者”。

- 鞑:原指北方游牧民族,如蒙古族。

- 虏:本义是俘虏、战俘,引申为敌人、敌军。

合起来,“鞑虏”可以理解为“敌对的外族”或“入侵者”。

三、使用场景与语境

1. 历史文献中:常见于明清时期的史书或文学作品中,如《明史》《清史稿》等。

2. 诗词文章中:古人常用“鞑虏”来表达对异族入侵的不满或反抗情绪。

3. 现代语境中:由于其带有贬义,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学术研究或古文阅读中。

四、相关词语对比(便于理解)

词语 含义 是否常用 备注
鞑虏 敌对的外族,多指北方游牧民族 较少 古文用语
胡虏 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含贬义 较少 与“鞑虏”类似
匈奴 古代北方民族,曾长期与中原王朝对抗 常见 历史名词
戎狄 古代对边疆民族的统称 常见 带有文化优越感

五、总结

“鞑虏”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汇,读音为 dā lǔ,意思是“敌对的外族”,多用于古代文献中。由于其带有贬义,现代使用较少。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历史和文学内容。

如需进一步了解“鞑虏”在具体历史事件中的使用情况,可参考相关史料或历史书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