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擗进里的意思是什么】“鞭擗进里”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鞭擗近里,不亦善乎?”原意是指用鞭子抽打靠近身体的地方,比喻从近处着手、直接触及问题核心的处理方式。后多用来形容做事或说话直中要害,切中实际。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鞭擗进里 |
拼音 | biān pì jìn lǐ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原义 | 用鞭子抽打靠近身体的地方,比喻从近处着手,直接解决问题 |
引申义 | 形容说话或做事直中要害,切中实际 |
二、词语解析
- 鞭:鞭子,古代用于驱赶或惩罚的工具。
- 擗:同“劈”,有击打、分开的意思。
- 进:接近、靠近。
- 里:指内部、核心。
合起来,“鞭擗进里”字面意思是“鞭子打到近处”,引申为做事或说话不绕弯子,直接切入主题。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议论或批评 | “他讲话总是鞭擗进里,不拐弯抹角。” |
写作或演讲 | “这篇文章鞭擗进里,直指问题本质。” |
工作沟通 | “领导在会议上鞭擗进里,指出我们工作的不足。”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直截了当、直中要害、切中要害 |
反义词 | 扭扭捏捏、避重就轻、避实击虚 |
五、总结
“鞭擗进里”是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说话或做事直接、有力、切中问题的核心。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简洁性,也反映了古人注重实效、直面问题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生活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尤其是在表达观点、分析问题和进行有效沟通时,能够帮助人们更清晰地传达思想,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