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挂书释义】“牛角挂书”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出自《新唐书·李密传》。故事讲述的是隋朝时期,李密在少年时期勤奋好学,骑牛外出时,常将书卷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勤奋学习、不畏艰难的精神。
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也反映了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读书的可贵品质。它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生活或工作中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因环境困难而放弃求知之路。
牛角挂书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牛角挂书 |
出处 | 《新唐书·李密传》 |
典故来源 | 李密骑牛时将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 |
含义 | 形容人勤奋好学,不畏艰难 |
使用场景 | 鼓励学习、赞美刻苦精神 |
现代意义 | 强调在任何环境下都应坚持学习 |
相关人物 | 李密(隋朝学者) |
通过“牛角挂书”这个成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知识的尊重与执着。在今天,虽然学习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中有志,手中有书,就能不断进步,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