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綮怎么读】“肯綮”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语,常见于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很多人在阅读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尤其是“肯綮”这样的词语,不仅字形复杂,发音也容易混淆。本文将对“肯綮”的读音、含义及用法进行详细解析,并以表格形式总结关键信息。
一、
“肯綮”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 kěn qìng。其中,“肯”读作 kěn,意思是“骨肉相连之处”,引申为关键、要害;“綮”读作 qìng,意为“筋骨结合的地方”,也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关键或核心部分。
因此,“肯綮”整体意思是指事物的关键部位或核心问题,常用于形容文章、论点或论述中的重点所在。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现代日常使用较少,但在学术研究、语文教学或古文阅读中仍有一定价值。
二、表格总结
词语 | 拼音 | 注音 | 含义 | 用法举例 | 出处 |
肯綮 | kěn qìng | ㄎㄣˇ ㄑㄧㄥˋ | 骨肉相连之处,引申为关键、要害 | “此乃文章之肯綮,不可忽视。” | 《庄子·养生主》 |
三、扩展说明
1. 字义解析:
- 肯:本义为“骨节”,引申为“关键”。
- 綮:原指“筋骨结合之处”,后引申为“关键、要点”。
2.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文言文中,强调某事的核心或关键点。
- 在现代语境中,可用于学术写作或文学评论中,表达对某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3. 易错点提示:
- “肯”不要误读为“kěn”以外的音,如“kēn”或“kèn”。
- “綮”不要误读为“qǐng”或“qìn”,应准确读作 qìng。
四、结语
“肯綮”虽然不常见,但其含义深刻,是理解古文和提升语言素养的重要词汇之一。掌握它的读音与意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典文献和深入分析文章内容。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正确识别和运用这一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