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惊弓之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被弓箭吓怕的鸟”。它用来比喻那些曾经受过惊吓或打击的人,即使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也会因为过去的经历而变得非常敏感、容易紧张或害怕。
一、成语来源
“惊弓之鸟”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故事讲的是:魏国的大臣更羸(léi)有一次和魏王一起打猎。他看到一只飞鸟,便对魏王说:“我可以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弦,就能让这只鸟掉下来。”魏王不相信。结果更羸一拉弓弦,那只鸟果然应声而落。魏王惊讶地问为什么,更羸解释说:“这是一只受伤的鸟,听到弓弦的声音就吓得飞不起来,所以掉了下来。”
二、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惊弓之鸟 |
拼音 |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出处 | 《战国策·楚策四》 |
本义 | 被弓箭吓怕的鸟 |
引申义 | 曾经受过惊吓或打击的人,容易因小事而紧张或恐惧 |
使用场景 | 形容人心理脆弱、易受惊吓的状态 |
三、用法举例
- 他在公司里受过一次重大打击,现在只要一听到老板的名字,就感到心惊肉跳,真是“惊弓之鸟”。
- 她因为小时候被狗咬过,现在看到狗就躲,简直是“惊弓之鸟”。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胆小如鼠、草木皆兵、惊惶失措 |
反义词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临危不惧 |
五、总结
“惊弓之鸟”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也反映了人类心理上的脆弱性。它提醒我们,经历过创伤的人需要更多的理解与耐心。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避免无意中成为别人的“惊弓之鸟”,给予他人更多的安全感和信任。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相关故事,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