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红脸出汗、咬耳扯袖”已成为党内监督和纪律教育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强调通过日常提醒、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小错酿成大祸,推动形成“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良好氛围。
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党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也反映了纪律建设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的转变。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督机制,使党员干部时刻保持警醒,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一、主要
内容要点 | 说明 |
定义 | “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是党内监督的一种形式,指通过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方式,让干部在思想上受到触动、行为上得到纠正。 |
目的 | 提前发现问题,防止小错变大祸,保护干部成长,维护党的纪律和形象。 |
适用对象 | 党员干部,尤其是存在轻微违纪或思想波动的人员。 |
实施方式 | 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等,注重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
意义 |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二、实际应用案例(简要)
案例背景 | 处理方式 | 效果 |
某单位干部因工作态度不端正,被上级约谈 | 进行个别谈话,指出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 | 干部认识错误,及时调整工作状态 |
某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会,党员之间互相批评 | 通过面对面交流,发现并纠正思想偏差 | 增强了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 |
某基层干部因作风问题被提醒谈话 | 由纪检部门进行诫勉谈话 | 避免了进一步违纪行为的发生 |
三、总结
“红脸出汗、咬耳扯袖”作为一种常态化的监督手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它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更是对其成长的关心与保护。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地生根。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坚持这一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断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为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