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家训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包拯,北宋著名清官,以公正严明、执法如山著称。他不仅在仕途上为国为民,也注重家风传承,留下《包拯家训》一文,体现了其为人处世的原则与对后人的期望。本文将对《包拯家训》进行文言文原文、白话翻译及详细注释,并以表格形式总结。
一、包拯家训原文(节选)
>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二、白话翻译
> “后代子孙如果做官时有贪污受贿的行为,不能回到家中;去世后也不能埋葬在祖坟之中。如果不遵从我的意愿,就不是我的子孙。”
三、注释说明
原文 | 白话翻译 | 注释 |
后世子孙仕宦 | 后代子孙做官 | “仕宦”指做官,是古代对官员的称呼 |
有犯赃滥者 | 有贪污受贿的人 | “赃滥”意为贪污腐败,滥用职权 |
不得放归本家 | 不能回到家中 | 表示对其行为的严厉惩罚 |
亡殁之后 | 死后 | “亡殁”即死亡 |
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 不能葬入祖坟 | 祖坟象征家族荣誉和地位 |
不从吾志 | 不遵从我的意愿 | 表达包拯对家风的重视 |
非吾子孙 | 不是我的子孙 | 强调家训的重要性 |
四、总结
《包拯家训》虽篇幅简短,但字字千钧,体现了包拯对廉洁自律的高度重视。他通过严格的家规,警示后代子孙无论身处何职,都应坚守清廉,不可贪图私利。这种家风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更是对家族声誉的维护。
包拯的家训不仅是对后人的告诫,也为后世树立了清官典范,影响深远。
五、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文章标题 | 包拯家训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
原文 |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
白话翻译 | 后代子孙如果做官时有贪污受贿的行为,不能回到家中;去世后也不能埋葬在祖坟之中。如果不遵从我的意愿,就不是我的子孙。 |
注释要点 | 强调廉洁、禁止贪腐、维护家族名誉 |
家训意义 | 体现包拯清廉自律精神,警示后人坚守道德底线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不仅了解了《包拯家训》的原文与含义,也进一步认识到家风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