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933老场坊简介】上海1933老场坊,原名“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屠宰场”,是20世纪初上海重要的牲畜屠宰和肉类加工场所。这座建筑始建于1933年,由英国建筑师巴尔弗(H. Balfour)设计,融合了现代主义与新古典主义风格,是上海工业建筑的代表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场坊在2000年后被改造为集文化、艺术、商业于一体的创意园区,成为上海最具特色的文化地标之一。
以下是关于上海1933老场坊的简要介绍: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上海1933老场坊 |
原名 |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屠宰场 |
建造时间 | 1933年 |
建筑风格 | 现代主义 + 新古典主义 |
设计者 | 巴尔弗(H. Balfour) |
功能演变 | 屠宰场 → 文化创意园区 |
地理位置 | 上海市虹口区溧阳路与长阳路交汇处 |
开放时间 | 全天开放(部分区域需购票) |
特色活动 | 艺术展览、音乐演出、文创市集等 |
交通方式 | 地铁10号线、4号线至四川北路站 |
是否收费 | 部分区域免费,展厅及活动需购票 |
上海1933老场坊不仅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原貌,还通过现代化的改造,使其焕发新生。如今,这里不仅是游客了解上海近代工业历史的重要窗口,也是文艺青年和艺术爱好者聚集的热门地点。无论是参观历史建筑,还是参与各类文化活动,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