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息敛声的屏息是什么意思】“屏息敛声”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非常安静、专注或紧张的状态。其中,“屏息”是成语中的关键部分,理解其含义有助于准确掌握整个成语的用法和语境。
一、
“屏息”中的“屏”读作 bǐng,意思是“抑制、控制”,而“息”指的是“呼吸”。因此,“屏息”原意是“抑制呼吸”,引申为屏住呼吸、不发出声音,常用来形容人在极度专注、紧张或害怕时的状态。
在“屏息敛声”中,“敛声”则是“收敛声音”的意思。整句成语的意思是:屏住呼吸,收敛声音,形容一种非常安静、谨慎、不敢轻举妄动的状态。
该成语多用于描写人在关键时刻(如考试、演讲、比赛等)的紧张心理状态,也可用于描写环境的寂静。
二、表格解析
成语 | 屏息敛声 |
含义 | 形容人屏住呼吸、收敛声音,处于高度紧张或安静的状态。 |
出处 | 《现代汉语词典》及常见文学作品中均有使用,无确切出处。 |
词语拆分 | - 屏息:抑制呼吸 - 敛声:收敛声音 |
读音 | bǐng xī liǎn shēng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的状态或环境的安静,带有情绪色彩。 |
近义词 | 悄无声息、噤若寒蝉、鸦雀无声 |
反义词 | 喧闹不已、大声喧哗、吵闹不止 |
例句 | 考试开始前,教室里屏息敛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
三、结语
“屏息”作为“屏息敛声”中的核心词,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生动性,也反映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或写作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增强表达的细腻度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