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穷碧落下黄泉中原文介绍】“上穷碧落下黄泉”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这句诗原本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描绘的是唐玄宗在杨贵妃死后,不顾一切地寻找她的踪迹,甚至不惜深入天界与地府,却始终无法相见的悲痛心情。
该句诗不仅表达了爱情的执着与无奈,也体现了古代人对生死、阴阳界限的想象与敬畏。在文学史上,“上穷碧落下黄泉”成为表达深切思念与无法实现愿望的经典意象。
原文介绍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
原文 |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作者 | 白居易 |
朝代 | 唐代 |
主题 | 爱情悲剧、生死相隔 |
意象 | 天界与地府的象征性追寻 |
文学价值 | 表达深切情感与对生死的思考 |
使用场景 | 描述深情、执念或无法实现的愿望 |
原文背景简述
《长恨歌》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两人从相恋到分离的全过程,尤其是杨贵妃死后,唐玄宗的哀思与追忆。
“上穷碧落下黄泉”正是这一情感高潮的体现,它不仅表现出皇帝对爱人的深情,也暗示了人类在面对生死时的无力与挣扎。这种超越现实的追求,在古代文学中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总结
“上穷碧落下黄泉”不仅是白居易诗歌中的经典名句,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关于爱情与生死主题的重要表达。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爱情的执着、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浪漫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