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艮第公爵铁头查理】铁头查理(Charles the Bald,823年—877年),全名查理·洛泰尔(Charles Lothair),是加洛林王朝的国王之一,也是西法兰克王国的第二位国王。他是虔诚者路易(Louis the Pious)与埃斯特拉德(Ermengarde)之子,在840年其父去世后,与兄弟洛泰尔一世(Lothair I)和日耳曼人路易(Louis the German)争夺帝国继承权,最终在843年的《凡尔登条约》中获得西法兰克王国的统治权。
铁头查理在位期间,面对维京人的频繁入侵、内部贵族的叛乱以及教廷的干预,努力维持国家稳定。他重视教会事务,支持修道院的发展,并试图通过法律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然而,他的统治也受到诸多挑战,最终未能实现对整个帝国的统一。
尽管如此,铁头查理在西欧历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他为后来的法国国家形成奠定了基础。
表格:勃艮第公爵铁头查理简要信息
| 项目 | 内容 |
| 全名 | 查理·洛泰尔(Charles Lothair) |
| 父亲 | 虔诚者路易(Louis the Pious) |
| 母亲 | 埃斯特拉德(Ermengarde) |
| 出生年份 | 823年 |
| 去世年份 | 877年 |
| 统治时期 | 843年—877年 |
| 国家 | 西法兰克王国 |
| 主要成就 | 在《凡尔登条约》中获得西法兰克王国;推动教会发展 |
| 主要挑战 | 维京人入侵;贵族叛乱;教廷干预 |
| 历史评价 | 西欧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为法国国家形成奠定基础 |
备注:
“勃艮第公爵”这一称号并非铁头查理的正式头衔,而是后世对其统治地区的一种称谓。他并未真正担任勃艮第公爵,但其统治区域包括了今日法国的勃艮第地区。因此,“勃艮第公爵铁头查理”更多是一种历史性的称呼,而非官方头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