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什么意思】一、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出自北宋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句诗表面上是借古抒怀,实则表达了诗人渴望被朝廷重用、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持节”指的是古代使者持节出使,象征着权威和使命;“云中”指边塞之地,常用于代指边疆或战事频繁的地方;“冯唐”是汉代人物,曾为魏尚辩白,后被汉文帝任命为云中太守。苏轼借此典故,表达自己虽有才略却未被重用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朝廷能像汉文帝一样重用贤才的期望。
整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我手持符节,驻守边关,何时才能像冯唐那样被朝廷重新启用,为国效力?”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含义 | 作用 |
| 持节 | 手持符节,象征使者身份与使命 | 表达诗人愿意承担重任 |
| 云中 | 古代边塞地名,泛指边疆 | 暗示边关战事或远征 |
| 何日 | 什么时候 | 表达对时机的期待与焦虑 |
| 遣 | 派遣、任用 | 表达对被重用的渴望 |
| 冯唐 | 汉代人物,曾为魏尚辩白 | 借古喻今,表达对朝廷识才的希望 |
三、延伸理解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贬,身处密州(今山东诸城),虽然身处地方,但他心中仍有报国之志。此句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反映了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的仕途不顺与理想难酬的共同情绪。
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苏轼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既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也提升了思想深度,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兼文学家的双重身份。
四、结语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不仅是苏轼对自身境遇的写照,更是他对国家和时代的深切关注。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信念,坚持理想,同时也要善于借助历史智慧,寻找前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