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讯 > 精选问答 >

喟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2025-07-08 23:39:59

问题描述:

喟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求快速支援,时间不多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8 23:39:59

喟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喟然”是一个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词语,常用于表达一种深沉、感慨或叹息的情绪。它在文言文中多用于描写人物在某种情境下的内心感受,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和情感表达功能。

以下是对“喟然”在文言文中的含义进行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用法与意义。

一、

“喟然”一词,常见于古代文献中,主要表示一种深长的叹息或感叹。它通常用来表达说话者在面对某种情境时的复杂情绪,如感慨人生、悲叹命运、反思过往等。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论语》《史记》《战国策》等经典文献中出现较多。

在不同的语境中,“喟然”可以有细微的差别,但总体上都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它既可以是个人的自我感叹,也可以是他人对某事的感慨。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其含义。

二、表格:喟然在文言文中的含义及用法

词语 出处 含义 用法说明 示例
喟然 《论语·述而》 感叹、叹息 表达对某种事物的深切感慨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子路拱而对曰:“愿闻子之志。”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喟然 《史记·项羽本纪》 叹息、感慨 表达对历史事件或人物命运的感慨 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而“喟然”虽未直接出现,但情感相近。
喟然 《战国策·齐策》 感叹、惋惜 表达对国家兴衰或个人遭遇的感慨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王曰:“若是,则周无道矣。”孟子曰:“……”王喟然叹曰:“寡人之过也。”
喟然 《庄子》 感叹、叹息 多用于哲学性思考后的感慨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夫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故曰:“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议矣。”……庄子曰:“……”于是“喟然”虽未直接出现,但其情感表达方式类似。

三、结语

“喟然”作为文言文中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常用于表达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深刻感慨。它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也反映了古人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了解“喟然”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提升古文阅读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