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水涉澭原文及翻译】一、
“表水涉澭”出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描述古代人试图用测量河水的方法来渡河,讽刺那些不切实际、机械套用经验的做法。文章强调了灵活应对、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思考和探索。
该文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常被用来警示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应结合实际情况,不能拘泥于固定模式或过去的经验。本文将对“表水涉澭”的原文进行整理,并提供相应的白话翻译,便于理解与学习。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白话翻译 |
昔者,有欲渡澭水者,其人曰:“澭水之深浅可测也。” | 从前,有一个人想要渡过澭水,他说:“澭水的深浅是可以测量的。” |
于是,使人先以丈尺度其水之深浅,而後渡之。 | 于是,他让人先用尺子测量水的深浅,然后再渡河。 |
水卒涨,其人溺死。 | 结果水突然上涨,那个人被淹死了。 |
或问之曰:“水卒涨,汝何不改度?” | 有人问他:“水突然上涨,你为什么不重新测量呢?” |
曰:“吾先度之,不可改也。” | 他回答说:“我之前已经测量过了,不能更改。” |
众人笑之。 | 大家都嘲笑他。 |
三、寓意解析
这则寓言通过一个愚蠢的渡河者,说明了以下几点:
1. 刻板教条的危害:只凭过去的经验或固定的规则行事,而不考虑现实变化,往往会导致失败。
2. 灵活应变的重要性: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应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3. 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测量是手段,但不能代替实际观察与判断。
四、结语
“表水涉澭”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刻的哲理。它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注重实际情况,避免因循守旧,做到知行合一。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