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的意思】一、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匹能够日行千里的骏马,一顿饭可能就要吃掉一石(古代容量单位)的粮食。
这句话通过描写千里马对食物的需求量,来比喻人才在施展才华时所需的条件和资源。韩愈借此表达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呼吁社会重视人才、善用人才。
二、关键信息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韩愈《马说》 |
原文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字面意思 | 能日行千里的马,一顿饭可能要吃掉一石粮食 |
深层含义 | 人才需要充足的条件才能发挥才能;人才常被忽视 |
作者意图 | 批判社会不识人才的现象,呼吁重视人才 |
文化背景 | 古代以马喻人,强调人才与环境的关系 |
三、延伸思考
韩愈在《马说》中不仅描述了千里马的食量,更借“伯乐”的存在与否来说明人才是否能被发现和重用。他指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表明,即使有优秀的人才,若没有识别和培养他们的“伯乐”,这些人才也难以发挥作用。
因此,“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不仅是对马的描述,更是对人才成长环境的一种隐喻,提醒我们关注人才的成长条件,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社会氛围。
结语:
这句话虽短,却蕴含深意,体现了古人对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它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句子,也是现代社会中值得反思的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