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曹身与名俱灭出自那里】“尔曹身与名俱灭”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中的第二首。该诗是杜甫在评论当时文坛风气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一些轻浮、浮夸之风的不满,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真正有才学之人的推崇。
一、
“尔曹身与名俱灭”出自唐代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全诗为:
> 不论前贤与后生,文章千古有真声。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诗句的意思是:无论前人还是后人,真正有才华的文章才能流传千古。而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即使一时得势,最终也会被历史遗忘,他们的名字和地位都将消失无踪。
杜甫在这首诗中批评了当时文坛上一些只重形式、缺乏实质内容的诗人,强调真正的文学应有其价值和生命力。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句子 | 尔曹身与名俱灭 |
出处 | 唐代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
原诗全文 | 不论前贤与后生,文章千古有真声。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作者 |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
诗歌背景 | 批评当时文坛浮夸之风,推崇有真才实学的诗人 |
诗句含义 | 没有真才实学的人终将被历史遗忘,唯有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才能流传千古 |
诗歌主题 | 文学创作的价值与真实性 |
三、结语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对文学精神的坚守。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才华不会被时间湮没,而虚伪和浮躁终将被历史淘汰。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文学纯粹性的追求,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