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是什么意思】“苟且”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一种不认真、不负责或得过且过的态度。它既可以指在生活、工作或学习中缺乏进取心,也可以指在道德、行为上不严谨、不讲原则的表现。
一、
“苟且”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原意是指“勉强维持”,后来引申为一种敷衍了事、马虎应付的态度。在现代语境中,“苟且”常用来形容人对生活、工作或责任的不负责任,只求暂时过得去,而不追求长远发展或质量提升。
该词多用于批评他人的态度或行为,带有较强的负面色彩。例如:“他做事总是苟且偷安,不愿深入研究。”这句话就是在指责对方没有责任感和进取心。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苟且 |
拼音 | gǒu qiě |
基本含义 | 1. 勉强维持; 2. 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 3. 得过且过,缺乏责任心。 |
出处 | 古代汉语,常见于《左传》等典籍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态度或行为,带有贬义 |
近义词 | 马虎、敷衍、偷安、得过且过 |
反义词 | 认真、严谨、负责、敬业 |
使用场景 | 工作、学习、生活、道德评价等场合 |
示例句子 | 他总是苟且偷安,从不深入思考问题。 |
三、结语
“苟且”虽然字面简单,但在实际使用中却承载着丰富的社会评价意义。它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在生活中,我们应避免“苟且”,追求积极向上、认真负责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