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恶如仇是什么意思】“嫉恶如仇”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邪恶、不正之风或坏人坏事非常痛恨,甚至到了像仇人一样对待的程度。这个成语表达了强烈的正义感和道德立场,是褒义词。
一、词语解析
- 嫉恶:对邪恶的事物感到憎恨。
- 如仇:像对待仇人一样。
整体意思是:对邪恶的人或事极度憎恨,如同仇人一般。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人君之德,莫大于慎其所好;人臣之节,莫重于洁其身。故贤者居高位,而奸邪不能进。若夫嫉恶如仇,忠直不阿,则天下之人莫不敬仰。”
- 用法:多用于描述人物性格或行为,强调其强烈的正义感和反抗精神。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正义凛然、疾恶如仇、怒发冲冠 |
反义词 | 好恶不分、是非不明、麻木不仁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描述人物性格 | 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从不与坏人同流合污。 |
讲述事件态度 | 面对腐败现象,他嫉恶如仇,坚决举报。 |
表达情感态度 | 对那些欺压百姓的恶霸,他总是嫉恶如仇,毫不留情。 |
五、总结
“嫉恶如仇”是一种高度正面的价值观体现,代表了一个人对正义的坚持和对邪恶的强烈反感。它不仅适用于个人品德的评价,也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塑造有正义感的角色形象。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品质值得提倡,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因情绪化而做出过激行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嫉恶如仇 |
含义 | 对邪恶事物极度憎恨,如同仇人 |
性质 | 褒义词 |
出处 | 《后汉书》 |
用法 | 描述人物正义感、态度坚定 |
近义词 | 疾恶如仇、正直不阿 |
反义词 | 麻木不仁、是非不分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嫉恶如仇”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更是人格魅力和道德立场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