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什么意思解释】“请君入瓮”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原意是邀请对方进入自己设下的陷阱或圈套中。后用来比喻用对方的手段来对付对方,或者让对方陷入自己设置的困境之中。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请君入瓮 |
拼音 | qǐng jūn rù wèng |
出处 | 《资治通鉴·唐纪》 |
本义 | 邀请对方进入陷阱 |
引申义 |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对方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
用法 | 多用于讽刺或批评他人自作自受、陷入自己制造的困境 |
近义词 | 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反义词 | 自我反省、知错就改 |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请君入瓮”最早出自唐代史书《资治通鉴》。故事讲的是唐朝时期,酷吏周兴被武则天下令逮捕。在审讯时,办案官员问周兴:“你犯了大罪,该怎么办?”周兴说:“只要把人装进大瓮里,然后用炭火烤,他就会招供。”办案官听了后说:“那我们正好请你入瓮!”于是将周兴关进大瓮中,用火烤他,最终他不得不认罪。
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请君入瓮”的含义:用对方的手段来对付对方。
三、现代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日常对话 | “你总是喜欢批评别人,现在轮到你自己被批评了吧,真是请君入瓮。” |
文学作品 | 小说中常用此成语形容反讽情节,如“他设计了一个陷阱,结果自己也被困在里面,真是请君入瓮。” |
政治评论 | 在分析政治事件时,可用此成语描述某人因自身行为而陷入困境。 |
四、注意事项
- 该成语多用于带有讽刺意味的语境。
- 使用时需注意语气,避免冒犯他人。
- 不宜用于正式场合过多使用,以免显得不够尊重。
五、总结
“请君入瓮”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成语,更是一种智慧的表达方式。它提醒人们做事要谨慎,不要轻易设下陷阱,否则可能会“自食其果”。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语言文化的精妙之处,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加以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