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篇原文及翻译】《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子路篇”是《论语》中的第十三篇,主要围绕孔子与弟子子路之间的对话展开,内容涉及为政、修身、礼乐、仁义等思想,体现了孔子对君子人格和治国之道的深刻见解。
以下是对《论语·子路篇》的原文与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查阅与理解。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本篇共23章,内容多为孔子与其弟子子路讨论治国、修身、礼法等问题。孔子强调“君子务本”,注重道德修养;也指出“名不正则言不顺”,强调名实相符的重要性。同时,他对子路提出批评与指导,鼓励其提升自我,成为真正的君子。
二、《论语·子路篇》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章号 | 原文 | 翻译 |
1 |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 | 子路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自己要走在百姓前面,辛苦在前。” |
2 | 请益。曰:“无倦。” | 子路请求再教一点。孔子说:“不要疲倦。” |
3 |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 子路问:“如果卫国的君主请您来执政,您会首先做什么?” |
4 | 子曰:“必也正名乎!” | 孔子说:“一定要先端正名分!” |
5 |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 子路说:“有这样的道理吗?先生太迂腐了,怎么去正名呢?” |
6 |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 孔子说:“你太粗浅了,由!君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应该保持沉默。” |
7 |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 子路说:“想听听您的志向。” |
8 |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孔子说:“让年老的人安心,让朋友信任我,让年轻人怀念我。” |
9 |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 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恭敬的态度对待一切。” |
10 | 曰:“如斯而已乎?” | 子路问:“这样就够了吗?” |
11 | 曰:“修己以安人。” | 孔子说:“修养自己,使他人安定。” |
12 | 曰:“如斯而已乎?” | 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 |
13 | 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 孔子说:“修养自己,使百姓安定。修养自己使百姓安定,即使是尧舜也会觉得困难啊!” |
14 | 子路问曰:“何谓才?” | 子路问:“什么叫做有才能?” |
15 | 曰:“善人而能容众。” | 孔子说:“善良的人能够包容众人。” |
16 | 子路曰:“吾非斯人之徒也,夫谁与归?” | 子路说:“我不是这类人,还能跟谁一起呢?” |
17 |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 孔子说:“志向不同,就不会共同谋划。” |
18 |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子路说:“愿意把车马衣裘与朋友共享,即使破旧也不后悔。” |
19 |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 孔子说:“由啊,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赋,但我不知道他是否仁德。” |
20 |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 | 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 |
21 |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 孔子说:“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成为盗贼。” |
22 | 子路问:“君子亦有恶乎?” | 子路问:“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 |
三、总结
《论语·子路篇》通过孔子与子路的对话,深入探讨了为政之道、修身之本、仁义之德等内容。孔子强调“正名”、“修己”、“安人”等理念,体现出儒家思想中对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子路虽性格刚直、勇敢,但孔子对其提出了许多批评与建议,希望他能更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品德。
本篇不仅是了解孔子政治哲学的重要篇章,也是学习如何做人、做事的重要参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