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讯 > 精选问答 >

滥觞是褒义还是贬义

2025-10-02 19:23:22

问题描述:

滥觞是褒义还是贬义,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2 19:23:22

滥觞是褒义还是贬义】“滥觞”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历史或学术语境中却常被提及。它原本出自古代文献,带有特定的语义和情感色彩。那么,“滥觞”到底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本文将从词源、用法及语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其含义与情感倾向。

一、词源与本义

“滥觞”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入于海。”这里的“滥觞”原意是指江河的源头,即水开始流动的地方。后来引申为事物的起源、开端,也常用于形容某种现象或风气的起始阶段。

二、词语含义与感情色彩分析

1. 本义:中性词

- 在古代文献中,“滥觞”本身并无明显的褒贬色彩,只是客观描述事物的起始状态。

- 如“滥觞之始”,指某件事刚开始发生,不带情绪色彩。

2. 引申义:多含贬义

- 在现代语境中,“滥觞”常被用来形容某种不良现象或风气的萌芽,尤其是负面的社会现象。

- 比如“网络谣言滥觞”,表示谣言开始泛滥,带有批评意味。

3. 文学或文化语境中:可褒可贬

- 在文学作品中,“滥觞”有时也可作为正面词汇使用,表示某种文化的兴起或艺术风格的开端。

- 例如“诗学滥觞于楚辞”,这里“滥觞”是中性偏褒的表达。

三、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使用场景 词语含义 情感倾向 示例
古代文献 水流的起点 中性 “江河滥觞,始于涓滴。”
现代语境 不良现象的开端 贬义 “网络暴力滥觞于匿名发言。”
文学创作 文化或艺术的起源 中性/褒义 “小说滥觞于民间故事。”
历史研究 某种制度或思想的起源 中性 “民主思想滥觞于古希腊。”

四、总结

“滥觞”一词的褒贬取决于具体语境。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中性词,仅表示事物的起源;在现代语境中,尤其在批评社会现象时,常带有贬义;而在文学或历史研究中,则可能偏向中性或略带褒义。

因此,“滥觞”不是绝对的褒义词或贬义词,而是一个根据上下文变化的中性词,需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其情感色彩。

最终结论:

“滥觞”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总体上以中性为主,但在现代语境中更常被用作贬义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