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讯 > 精选问答 >

庭下如积水空明

2025-10-27 22:54:06

问题描述:

庭下如积水空明,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十万火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7 22:54:06

庭下如积水空明】“庭下如积水空明”出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描绘了月光洒落庭院的静谧景象,意境清幽,富有诗意。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蕴含着作者在逆境中保持豁达心态的情感表达。

以下是对“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总结与分析:

一、

“庭下如积水空明”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于一个夜晚独自漫步承天寺时所见所感。他将月光比作清澈的积水,又将竹影和柏影比作水中的藻荇,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意境。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这一句诗语言简练,意象独特,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借景抒情”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悟与情感。

二、内容分析表

项目 内容
出处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意象 月光如积水,竹柏影如藻荇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
情感基调 宁静、淡泊、超然
创作背景 被贬黄州,内心苦闷但依然保持豁达
文学价值 体现宋代文人审美,展现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现代意义 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美好

三、结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不仅是一幅优美的画面,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只要心中有光,便能照见内心的清明。这种精神境界,至今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学习。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