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分端午自谁言全诗意思】“节分端午自谁言”出自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全诗为: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首诗是文秀在端午节时所作,借端午节的由来,表达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深切怀念与不平之气。诗中不仅点明了端午节的起源,也寄托了作者对忠良之士遭遇不公的感慨。
一、诗歌背景总结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其主要习俗包括吃粽子、赛龙舟等,这些活动都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据传,屈原因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百姓为了纪念他,便有了端午节的传统。
文秀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端午节由来的思考和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公正性的质疑。
二、诗句解析与含义总结
| 诗句 | 解析 | 含义 | 
| 节分端午自谁言 | “节分”指节日的划分,“自谁言”意为“从谁那里说起”。 | 表达对端午节来源的疑问,引出对历史传说的探讨。 | 
| 万古传闻为屈原 | “万古”表示历史悠久,“传闻”指流传下来的说法。 | 明确指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历史人物。 | 
| 堪笑楚江空渺渺 | “堪笑”是令人可笑的意思,“楚江”指屈原投江的地方。 | 对楚江的广阔无边感到无奈,暗示屈原的悲剧无人理解。 | 
| 不能洗得直臣冤 | “直臣”指正直的大臣,“冤”指屈原的冤屈。 | 表达对屈原忠心却被误解、最终含冤而死的惋惜。 | 
三、整首诗的主题思想
文秀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端午节传统的认同,又抒发了对屈原这位爱国诗人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历史公正性的反思,认为即使时间过去千年,屈原的冤屈依然未能得到真正的洗刷。
四、结语
“节分端午自谁言”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记忆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也要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生命的先贤。端午节的意义,不仅是民俗的传承,更是精神的延续。
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端午》 | 
| 作者 | 文秀(唐代) | 
| 诗句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 主题 | 纪念屈原,表达对忠臣的哀思与对历史的反思 | 
| 背景 | 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 | 
| 意象 | 屈原、楚江、直臣、冤屈 | 
| 思想 | 对忠良之士的同情,对历史不公的感叹 | 
如需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或相关诗词,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