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国榷】《国榷》是明末清初历史学家谈迁所著的一部重要史书,记述了从元朝至明朝的历史。这部书之所以被称为“国榷”,其名称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与文化含义。
一、
“国榷”这一书名,字面意思是“国家的要事”或“国家的关键大事”。但其真正的含义远不止于此。“国”指国家,“榷”在古汉语中有“专营”、“垄断”之意,也引申为“关键、重要”的意思。因此,“国榷”可以理解为“国家的重要事务”或“国家的核心问题”。
谈迁撰写《国榷》的初衷,是为了纠正前人对明代历史的误传和偏见,尤其是针对官方史书中的不实记载。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考证,还原真实的历史面貌,为后人提供一部客观、公正的正史。
此外,“国榷”一词还暗含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在明末动荡时期,谈迁目睹了国家的衰落与混乱,他希望通过此书唤起人们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书名 | 国榷 |
作者 | 谈迁(明末清初) |
体例 | 纪传体通史 |
记载范围 | 元朝至明朝 |
书名含义 | “国”指国家,“榷”意为关键、重要,合起来为“国家的重要事务” |
创作背景 | 明末社会动荡,官方史书多有偏颇,谈迁希望还原真实历史 |
创作目的 | 纠正历史错误,提供客观史料,关注国家命运 |
历史价值 | 是研究明史的重要参考文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语言风格 | 文白相间,严谨考据,注重史实 |
三、结语
“国榷”不仅是一个书名,更是一种态度——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谈迁以一人之力,历时多年完成这部巨著,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今天,我们阅读《国榷》,不仅是了解过去,更是从中汲取智慧,思考如何更好地面对未来。